| English
聯系我們 | 參加展會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之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傳統村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中華農耕文化的傳承載體和具象符號。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村莊風貌引導,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有數據顯示,我國各級傳統村落總數約3萬個,其中全國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大都與傳統村落的密集區高度契合,1300多項國家級非遺和7000多項省市縣級非遺,絕大部分都在傳統村落里。古徽州是徽文化的發祥地和徽商故里,徽州古村落以其空間布局、民居陳列、建筑風格、人文底蘊等鮮明的徽派特色,成為全國最具典型特色的地域傳統建筑密集區之一。
宿宿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日共同發布《民宿藍皮書:中國民宿發展報告(2020-2021)》(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疫情下民宿業再次“洗牌”,自有物業和民宿品牌抗風險能力強。
鄉村振興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公布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會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鄉村振興促進法回答記者提問,對鄉村振興促進法給予詳細解析。
“七年前,計劃中的投資款突然落空,導致資金鏈斷裂,公司陷入隨時倒閉的危機,最后不得已賣了房子救急”,回憶起過往9年中最難的時刻,木鳥民宿CEO黃越告訴TechWeb,“好在當時家人給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賣房款成為決定生死的救命錢,后續木鳥逐漸走上正軌,房源數量迅速突破10萬大關?!?/a>
臺州市將民宿游作為鄉村旅游實現轉型和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實現了民宿行業從“點上萌芽”向“遍地開花”、從“單一吃住”向“個性特色”、從“各自為戰”向“抱團發展”的三大轉變。
傳統村落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印記和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將特色保護類村落(含傳統村落)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落在了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上。
行業資訊,展會新聞,實時更新
電話: 13315042272
郵箱: minsu@minsuexpo.com
13315042272
minsu@minsuexpo.com
上海市松江區茸平路8號 2號樓7樓703室